笔趣阁 > 都市生活 > 歧途:我一生的岔路 > 第一百一十四章 有违心愿

第一百一十四章 有违心愿

黎明在读书,要升学,一家人要生活。迫在眉睫的是要寻找一条吹糠见米之路。于是他想到了生长无根豆芽。这时是无根豆芽面世的初始阶段,销路应该不错。同时,这是小本营生,本小利薄,但的确能吹糠见米,三五天即可见收获。虽说这行当微不足道,但情出无奈,也只能走哪一步说哪一步了。

香港不也有擦皮鞋者作百万富翁吗?

他这样自慰,也这样引导儿子。但他引导的同时很伤感。将军的儿子为什么多冠“将门虎子”?富翁的儿子有几个卖豆芽?原因不纯是谁谁儿子多能耐,而是“引导”,是“熏陶”和实力的培养,以及是否给予了条件和基础。可是自己给儿的是什么呢?这种引导,也许会注定儿子的一生,甚至下几代。擦皮鞋的富翁凤毛麟角,毕竟鲜见。或许只是传说。

一代人的奋起或衰落,影响的多是几代人。

竭尽所有,好歹凑足了二十元。仲甫驱车六十里,买回了十八斤绿豆。可喜身边有这个精明肯干的壮小子,干什么都起手不难。

卯生因陋就简置办设备,钻研管理。仲甫风风火火搞销售。开始,父子俩生产上相依相商,精神上互慰互勉,一边探索一边经营,倒也一切顺手。

旋即,不足两月,他们真像滚雪球般日渐扩大了生产,并着手雇用了三、五个帮工。不久,日销售豆芽高时多达数百斤,月产恐怕要装几卡车。月收入也较为可观。这一切都有赖于仲甫这小子的无比勤奋和努力。他是那么不知疲倦,又是那么精明地把握着市场情况,掌控着生产量的增与减。更可爱他处处都是那么小心的,百依百顺地护慰着卯生那颗刚刚受创的心。

一时间,穷乡僻壤的乡里们又眼热了。不过他们嫉妒中带有赞扬,说卯生那人不动则已,一动就惊人,人们像赞誉楚庄王那样赞誉着卯生。

可爱的人们,大概忘了卯生于那百亩荒地中的惨状。

濒临绝境的家庭,生活又渐次有了起色。卯生在人们赞赏仲甫的同时,也领略到了养儿子的好处。曾几度悄悄庆幸当年舍崔云,而保仲甫之决策辉煌伟大的正确性。这一时期,妻子脸上也有了喜悦。家庭又度焕发着生机。

“还是有儿子好。仲甫比你强!”

贺春英高兴中带着炫耀和嘲讽。卯生颇有同感地点着头。他没有理会妻子的褒贬与嘲讽,却实实在在从仲甫身上看到了希望。他想,这个家庭的兴与衰,都该让儿子们去谱写了。自己人老体衰,江郎才尽,是应该退居二线的时候了。他痛惜自己一生没有成就,却十分欣慰和相信耐劳能干的仲甫。

贺春英从儿子身上,仿佛一天比一天强烈地发现了自身价值,一天比一天高兴。居然一反生产菌种时的常态,竟能和气相待雇用人员,也能选选黄豆,泡泡绿豆,参与一些不带技术含量的生产管理。大概,自身价值得不到他人承认的人,自我发现,也是一种欣喜和慰藉吧。

贺春英个性上的反复无常,在反与复之间拉大了距离。毕竟是夫妻,两个老家伙情绪好转之时,当卯生一不小心、悔之无及时,妻子居然怀孕了。

卯生考虑计划生育。更考虑和怀疑一个即将年届“知天命”的自己,能否能抚育好又一个儿子?故经三思,他动员妻子去作人工流产。可妻子不同意。她坚决地坚持说:

“还是有儿子好。”

黎明再度中考,终于上线,而且一展“英雄本色”,于数千名考生中一举夺冠,名列前茅。一家人欢天喜地,无不于高兴中感到这一年没有白辛苦。卯生知道,黎明之所以能于复读后考出真实水平,主要原因是家庭在淡化破产后的影响,和从仲甫身上看到了新的希望。

早在中考之前,黎明曾多次提说想读中专,希望卯生能出面活动关系。这时候,社会今非昔比,急需各类人才,中专毕业生都能直接参加工作。故而学生和家长们,都将中专当作一条早出社会的捷径,一时间稀里糊涂、竟然形成了一种“中专热”。造成了中专名额由县教委统一分配,上下走后门的畸形现象。

儿子的要求,令卯生犹豫过很久。他首先觉得有违心愿,他希望的是大学生,博士生;希望儿子获得更多知识,有更理想的前途。但他最终还是依从了黎明。因为根据家庭现状,自己心力交瘁,渐感诸事力不从心;因此,供养黎明读书,恐怕只能有累仲甫了。然而,弟弟供养哥哥读书,有悖常理,本非义务,且于他做父亲的感受而言,手掌手背都是肉,又怎么忍心过份坚持自己的意见,落得舍捷径而苦仲甫呢?

账是很明显的,读中专,三年出社会;读高中,到大学……至少是七年,或更多。

算了吧,学历固然重要,现实也不能不考虑。卯生心想。

卯生到了县教委。老熟人相见,直言拜上。有幸孙主任不忘旧谊,一脸春风,满口答应,事情办的十分顺利。这结果在他预料之中,又颇怀感激。这刹那间,他想过日后定当感谢。只可惜时隔不久,因儿早逝故,卯生为怕自伤痛处,竟未回谢过那位可敬的主任,常怀遗憾。

可是,不知是命运注定,还是主任手下人纯草包,挡案误发丹江;阴差阳错地折腾得千里往返,最终又将黎明档案转入县教委。虽然是高中重点快班,黎明却十分沮丧,忧郁不已。

儿子的情绪,苦扰着卯生。他有自己没有办好事情的歉疚,又为不能满足儿子可怜要求的暗自惭愧。于是他决定去地区活动。此去没有关系,唯可投奔的是从未见过面的远房叔叔。

车到石岩,几经周折无果,最后竟是他一封情感丰富的留言信,敲开了关系大门。但这时他已经回家了。

接到叔房兄弟电报后,他又二到石岩,终于将黎明落实到地区工业学校,学机械制图专业。但由于时间太晚,学校正招生名额已满,只能作委培自费,须交各种款项数千元。不过学校许诺,委培、特别是黎明这种因入校时差造成的委培,定包分配,一切与正招生没有区别。

火速回家。(未完待续)

歧途:我一生的岔路》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都市小说,笔趣阁转载收集歧途:我一生的岔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