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仙侠小说 > 征服者之占据东瀛当反贼 > 三十一章 千金买骨的举动

三十一章 千金买骨的举动

三十一章千金买骨的举动——

第三十一章千金买骨的举动

弹劾中书令王文干奏折有如雪片一般的飞来,这让刘复亨大大的头疼,毕竟王文干是自己的心腹,而且自跟随自己以后忠心耿耿,为自己出谋划策,招兵买马,稳固后方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刘复亨看来,王文干虽然才能比不上汉初的萧何,张良,但是他却同时挑起这二个人的担子,既是运筹帷幄的军师也是筹集钱粮的主薄!

因此,即使在众人的弹劾之下刘复亨还是暂时压下了这些奏折,但是反对王文干的大臣见奏折有如投石入海,了无音讯,很快就将弹劾蔓延到了朝堂之上!

“臣有本奏,臣弹劾中书令识人不明,用人不察之失,以至我大汉二十万大军险些陷入死地!”

“臣也弹劾中书令!”

“陛下臣附议,中书令用人无方,置我大汉于险地!”

……

见反对自己的大臣居然有如此之多,王文干显得有些慌乱,他想大到居然有如此之多的儒臣反对他!

侍中张弘略冷冷的看着王文干,见其惊恐,不由得连连摇头,作为帝国最有权势的三省长官,他相当看不起王文干的作派,人得志后,开始对自己还毕恭毕敬,后来居然明目张胆的将手伸到了他的门下省!

除了门下省的官员外,有如此多的儒臣也同时出来弹劾王文干,其中也不乏张弘略的背后推手,张弘略看了一眼表面无动于衷,一直都在闭目养神的姚枢,张弘略心想没有这老家伙的默许,恐怕这些儒臣也不会如此的踊跃吧。

仿佛感应到张弘略的目光,姚枢睁开了双眼,淡淡的看了张弘略一眼,随后又若无其事的闭上了。

这老狐狸!

张弘略暗骂一声!

事实上,姚枢什么也没做,儒臣们之所以群起而攻之,是因为在这些儒臣看来,是就是,非就是非,王文干荐人不当,酿成了大祸,自然刺激了他们的正义感!

好不容易建立了大汉,让儒学重回统治的地位,怎么能让王文干这种不学无术的异类败坏朝纲呢!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国家法令,儒臣虽然掌握着尚书省,但是没有中书省的决策,他尚书省没有办法执行!

眼见群情激愤,刘复亨也暗叹一声,他也不得不作出决定,处罚王文干,暂时将王文干从中书令的职位上放下来。

这些个大臣啊!

朝中的三股势力泾渭分明,姚枢为首的儒臣,王文干为首的跟随自己的草根,张弘略为首的世阀,基本不用划分,依其身份天然就形成的界限!

当初分别将其划分到了三省的决定,让刘复亨得意了很久,认为这是个相当英名的办法,这样一来三省就互相牵制,自己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而如今王文干居然犯了错,虽然自己很不愿意,当群情激愤之下,刘复亨也无能为力。

“王爱卿可有话?”刘复亨看向王文干。

“臣有罪!臣失察置大汉于险地,臣无话可!”王文干回道。

本以为,王文干可以辩护一下,找个理由,自己也可以从轻发落,没想到他如此老实,刘复亨再次暗叹一声。

忠臣拉!可惜了!

“既如此,中书令王文干识人不明,用人……”

就在刘复亨决定撤换王文干的时候。

“报!陛下,太子殿下八百里急报!”

“呈上来!”

“是!”

刘复亨接过刘淮的八百里急报,摊开视之,遂面露喜色。

不得不王仲所写的非常高明!

在八百里急报中王仲丝毫没有为王文干求情,但是却是替镇军将军石兴祖求情,认为其虽然战败,但是其以身殉国,致死不退,若是不抚反惩,恐怕会寒了大汉的军心,另外一方面急报还夸大了郭侃的军力,认为在这种情况之下,即使是换了另外一个将领也不会做的更好!

于是,刘复亨令左右将急报传给尚书令姚枢。

姚枢视之,遂道:“此千金买马骨之举,亦可振我大汉军心,可行!”

刘复亨顿时大喜,于是下令道:“镇军将军石兴祖扼守中军,死战不退,为国捐躯,实为武人楷模,加授龙虎卫大将军,赐金五十,厚恤其家!”

语出,原本跪在地上等待处罚的中书令王文干内心狂喜,石兴祖这个废将都被定性为大汉的“烈士”了,他王文干自然没事了,不存在荐人不当的过失了,不然大汉的律令就前后矛盾了!

忽然的转变让张弘略目瞪口呆,看了姚枢递过来的急报也只能仰天长叹一声。

张弘略不忿看了一眼面露喜色的王文干。

看着吧!

这个不学无术的匹夫居然也能当上二千石的高官!终有一天自己还是要抓住他的把柄将他从高位上扯下来!狠狠的将其打回原形!

**************************

济南城外

一群黑甲骑兵整齐的排练着,身著重甲,批胄束发,手执长枪,马上的骑士威风凛凛,杀气凛然,更让人畏惧的是其胯下的战马亦是着甲,全副武装!

“全军突击!”

为首的骑将喝道!随即黑甲骑兵瞬间开始动了起来!速度虽然不快,但是不过二千余骑兵,其奔袭起来的气势比数万骑兵同时冲锋带来的压力还大前方设置了很多障碍,诸如栅栏,拒马之类的工事,然而这些黑甲骑兵却直接无视,像潮水般的涌过,这些让普通骑兵之能望而却步的工事被滚滚的铁流无情的撕碎了,只留下一地的碎片!

刘淮看到黑甲骑兵的突击威力,满意的了头,如此强大地突击能力,简直是犹如“坦克”一般,或许枪阵可以扼制,但是铁骑冲过,及时马上的骑兵战死,钩索绞联之下,死而不坠,照样可以撕碎好几层枪阵,一个铁骑就可以破一大片长枪!

刘淮赞道:“以铁骑为前军,着重甲,刺斫不入,用钩索绞联,死而不坠。遇战则先出铁骑突阵,阵乱则冲击之,步兵挟骑以进。只要避开强弩,此战法可破步卒。”

然而铁骑虽强,劣势也非常明显,机动差、反应力弱、作战持续能力短等缺。同时铁骑还是一种耗资不菲的兵种,在古代冶金技术不发达,金属贵重,因而铁骑所装备的铠甲造价就变得非常昂贵,并且铁骑对于战马选择、装备护理、后勤运输等等方面的要求都比较高,实是一种非常奢侈的兵种。

关键是看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只要选择恰当的时机,铁骑的威力绝对是无人能挡的,其装甲具有承受大量攻击的能力,铁骑通过冲锋产生的速度、动量对敌人阵地制造压制性的突破,冲毁敌人阵形,打击敌人士气,简直是冷兵器时代的人肉坦克,在古代战争中阵形是确保胜利的基础,高昂的士气也是取胜的关键,一旦破坏了敌人的组织基础和心理平衡,就相当于获得了胜利!

“末将拜见太子殿下!”

就在刘淮思索铁骑威力的时候,为首的骑将下马跪在刘淮的面前行礼。

“平靖侯免礼!”驻马而立的刘淮道。

平靖侯张果是收编山东南部时候,投靠过来的其中一股势力,人数不多,只有六千,占据的地盘也不大,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势力,却拥有二百的重甲骑兵!

原来张果的祖父是金国铁浮屠的将领,投靠蒙古人后封了千户,但是对于铁浮屠,蒙古人并不是很重视,因为蒙古人自身拥有一部份突击骑兵,而且蒙古骑兵不仅精于骑射,而且还拥有不俗的突击力,因此作为汉人的骑将,不受蒙古人的重视。

此时,金国灭亡多年了,但是骑将的技艺却沿袭了下来,父亲的盔甲传给儿子,儿子的盔甲传给孙子,祖祖辈辈的流传,造就了张果流淌在血液里的武勇。因此精通铁骑的张果投靠后,被刘淮重用,委以重任,并且得封平靖侯的高爵,食二千邑,而其他与张果一般的势力不过是封了个虚侯,连食邑都没有。请记住的网址,如果您喜欢可安天下写的《征服者之占据东瀛当反贼》

征服者之占据东瀛当反贼》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仙侠小说,笔趣阁转载收集征服者之占据东瀛当反贼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