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仙侠小说 > 征服者之占据东瀛当反贼 > 六十一 祸起萧墙的草原

六十一 祸起萧墙的草原

第六十一章祸起萧墙的草原

门g古人是擅长狩猎的游牧民族,终其一生大都在驰骋草原中渡过。从儿童时代起,他们便开始学习骑马和使用武器,尤其是弯弓。每一个体格健全的男子,在六十岁以前都会被要求参加狩猎与战争,因此极具战争潜力,由牧民转换为骑兵相当迅速。

河间王昔里吉在接到来自汪古部的忽必烈调兵的令后,就立刻麾军南下,一路上肆无忌惮的征集牧民,当他抵达上都的时候,麾下的骑兵已经达到了四万人。虽然绝大多数都只能算的上“狩猎骑兵”,但是从规模和数量上在此时的草原已经可以称雄了。

策马于草原之上,昔里吉看着身后的大军黑压压的奔袭向南,心中不由得热血沸腾,升起万丈豪情!昔里吉和他的父亲门g哥一样,沉默寡言,喜欢打猎,可惜在他羽翼未丰的时候,他的父亲莫名其妙死在了征服南宋的战斗中,年轻的昔里吉不足以服众,连继承门g古大汗的资格都没有。

昔里吉对门g哥汗的死因耿耿于怀,据当时部落的勇士描述是中矢负伤而亡,但是昔里吉非常崇拜他的父亲门g哥,认为他是一个所向无敌的人,不可能中流矢而死。昔里吉一直对忽必烈持怀疑态度,门g哥死后,正在突破武汉长江天险的忽必烈,异常迅速的匆匆撤军北返,连续奔袭六千里回到草原,然后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当时昔里吉果断的站在阿里不哥一方,可惜最终阿里不哥失败了,昔里吉为了保存自己不得不向忽必烈低头。

关于门g哥的死因有非常多种版本,南宋诗人刘克庄在《蜀捷》中有“吠南初谓予堪侮,折北俄闻彼不支,挞览果歼强弩下”的诗句,而大部分史籍都持“中矢”。另一种版本,是门g哥得了疟疾而死。门g军久战不下,又值酷暑季节,水土不服,军中暑热,疟疾霍『luàn』流行,《元史》记载,门g哥大汗6月也患上了病。还有一种版本是门g哥多次被王坚挫败于钓鱼城下,败辱之至,以致愤死军中。

无论是哪种版本,门g哥在1259年7月撤兵,不久死在军营,却是不争的事实。昔里吉不仅失去了父亲,还失去了手中的权势,门g哥的后裔风光不再!

昔里吉心中的火焰在不断燃烧,很快他带着大军就抵达上都开平。此时上都开平的军队同样接到了忽必烈调兵令,已调集了大量的粮草和牲口准备南下增援。e^看见到城外的四万人马,不疑有它,反而送上了物资补给,毕竟有忽必烈调兵令在,这只军队又是从草原腹地来的,还打着黄金家族的旗号。

见有机可趁,昔里吉以商议南下为借口,召集了上都的将领,将其骗入大帐后,面『sè』狰狞的昔里吉图穷匕现,带着族中的勇士将其屠戮怠尽,随后麾军袭破上都,直接将失去将领,惶恐不安还不知道怎么回事的军队一举收编,至此,昔里吉麾下的兵马人数超过了五万人,可以是兵强马壮,加上他还滞留在西北的二万门g古骑兵,昔里吉的军力暴涨,已经拥有问鼎汗位的实力了!

策马在繁华的上都街道上,昔里吉踌躇满志,街道两旁都是他的军队,这些草原上的牧民,平时放牧都是有严格的区域限制,何曾见过如此繁华的城市,眼光中都『shè』出贪婪的目光。昔里吉读懂了牧民目光中的含义,立刻下令,让他麾下的军队肆意行事,号令一出,顿时众军欢呼雀跃,对昔里吉感恩待德之声此起彼伏,一时间昔里吉得到了牧民们的拥戴。

昔里吉麾下军队肆无忌惮的开始洗劫上都,这座繁huā似锦元帝国的上都在哭泣,元朝实行两都制度,忽必烈经常北巡上都,忽必烈几乎每年在上都居留的时间数月之久,忽必烈巡幸上都时,扈从人员有后妃、太子和门g古诸王,还有宰相大臣、百司庶府,各以其职分官扈从,文武百官只留下中书平章政事、右丞等人居守大都,如此多的王公大臣每年都聚集在一起,因此在上都城都建有府邸,内有大理石宫殿,其房舍内皆涂金,绘重重鸟兽huā木,工巧之极,技术之佳,见之足以娱乐人心目,整个上都城其奢华程度不下大都。

周长只有9公里上都城,与其是城,不如是行政和享乐之所,分为外城、内城、宫城三重,其中宫城是整个建筑的重中之重,是皇帝和后妃们夏季避暑时的居住之地,风格以自然为主,内城和外城则都是王公大臣的居住地。此外,在都城附近还有一座面积很大的御huā园,有竹经楼台,大理石宫殿,奇huā异卉,原本还放养了一些麋鹿等动物,以供帝王游猎。

昔里吉纵兵大掠,麾下的见到富丽堂皇的宫殿,立刻『mí』失了方向,大肆洗劫和掠夺女子,包括昔里吉本都亲自参与进来,他一边等待西北诸王的回复,一边肆意的享受宫城内的宫女。

上都是北方驿道的重要枢纽,上都至大都共有西路、驿路、辇路和东路4条路,交通发达,在昔里吉大掠上都之时,城内的商人趁『luàn』蜂拥逃出上都四散开来,将昔里吉作『luàn』上都消息带到了四面八方。

汪古部

忽必烈此时就像一匹受了伤的老狼,在伏于yīn山处,修养,不断『tiǎn』拭着自己的伤口,并且虎视眈眈的看着盘踞在幽燕之地的刘家父子。

忽必烈心中大恨,当年为了分化瓦解汉阀,将刘复亨不段提拔,委以重任,刘复亨也没让他失望,东征西讨,南征北战,作为他的爪牙,刘复亨相当好使,从没让自己失望过,忽必烈从没相信过任何人,但是他却也想象不到一向忠心耿耿的刘复亨会造反。

现在忽必烈非常蛋疼,因为他想到了当年自己曾经让刘复亨驻扎在漠北的和林数年,刘复亨已经熟知草原的虚实,如果此刻他麾军北上,那么仅仅凭借着汪古部区区一万骑兵是不可能挡住刘复亨的军队了。

“陛下!大事不好了!昔里吉造反了,攻克了上都!”月赤察儿匆忙而入连礼仪都不顾了。

“什么!”忽必烈震惊异常!

昔里吉是他的子侄,当初帮着阿里不哥反对他,但是刚刚坐上汗位的忽必烈为了显示自己的宽宏大度没有惩罚他,反而封他为河间王,现在趁着形势大『luàn』的时候居然公开造反了!

上都失陷,那么自上都以北,和林以南的广袤草原估计已经全部落入昔里吉手中!忽必烈所有的努力都付之东流了,此时不要南下讨伐刘家父子收复大都了,就连草原都回不去了!

忽必烈只觉得热血上涌,两眼一黑,昏了过去。

“陛下!陛下!太医!快叫太医!”月赤察儿慌忙喊道。

然后,麾下手忙脚『luàn』,却不知道所措,忽必烈所带的太医早就在突围的时候没于『luàn』军之中。

爱不huā连忙将部落的门g古大夫请了进来,一阵手忙脚『luàn』,但忽必烈仍然处于昏『mí』中。

这一次,再也没有太医的金针了!

刘复亨麾下的军队很快攻占了河北之地,在姚枢的建议之下,又北上袭取了恒、昌,抚三州之地,作为大都的屏障用以防备不测!此时刘家父子坐拥河北之地,龙盘虎踞幽燕聚兵二十余万,北控长城,南扼黄河,已成气候,不仅李庭芝忌惮,赵若兰也深以为然,此时她同样看到了刘家的潜力,一旦成势,必将对大宋构成威胁,她本想在攻占大都后一走了之,但一方面割舍不下与刘淮若隐若离的情感,另一方面更想留下来未雨绸缪,调解刘家和大宋之间的关系,在这二种念想之驱使之下赵若兰留了下来,打发许达甫先行回南宋。

刘淮很忙,不仅要处理军务,调度物资用以北征上都,另外一方面更要处理各种繁杂政务,旧元时代的吏制体系已经崩溃,大量的官员不是外逃就是被撤职,很多新上任官员不熟悉政事,事无大都要上报,而后才处理,因此即使有姚枢、张弘略、王文干、王仲等人协助也相当吃力。后来刘淮索『性』将权力分散委任给姚枢等人,自己只抓个方向,听结果,这才将精力抽出,专心准备北征上都之事。

当刘复亨带着骑兵回归大都的时候,上都开平『luàn』起的消息,也传入到了大都。

大明殿上,刘复亨连忙召集文物重臣汇集一堂,商议国策。

“趁他病,要他命!当立刻麾师北上,袭占上都!”王文干迫不及待的道。

“不错,现在我军兵强马壮,声势如日中天,当大举北伐,以图全功!”张弘略附和道。

“此天赐良机也,若错过机会,时不再来!”王仲也附议。

刘淮正要出言请战,忽然见到姚枢一言不发,随即问道:“先生可有良策?”

兴致高涨的众人这才看到姚枢在一旁沉思。

沉『yín』良久,姚枢才缓缓道:“按时间计算,忽必烈应该早该至上都,如今上都却忽然沦陷了,可见忽必烈必不在此,昔里吉作『luàn』,其兵马逾五万,数量如此规模,必是漠北所聚之兵,可见忽必烈也不在北。”

众人面面相觑,未曾想到如此。

“先生以为忽必烈此时会在哪?”刘复亨紧张的询问。

“在yīn山!只有汪古部才能让他放心!”姚枢回答。

ps:给个推荐,给个关注,给个收藏,举手之劳而已,举步维艰的写作,你的支持就是我更新的动力!谢谢!请记住的网址,如果您喜欢可安天下写的《征服者之占据东瀛当反贼》

征服者之占据东瀛当反贼》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仙侠小说,笔趣阁转载收集征服者之占据东瀛当反贼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