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仙侠小说 > 征服者之占据东瀛当反贼 > 四十七 蛛丝马迹的推测

四十七 蛛丝马迹的推测

第四十七章蛛丝马迹的推测

通常攻城战是迫不得已的情况之下才要进行的战争模式,因为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才能达成目标。~~纯文字更新超快}

但是此时面对着元帝国的核心——大都城,刘淮愿意不惜一切代价,只要能够顺利攻入大都,生擒或者杀死忽必烈,任何代价在刘淮看来都是值得的,历史上忽必烈是少数民族皇帝中统一中国的第一人,其文治武功可以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相提并论。

这时元朝的统治还没有一统天下,国内各种势力错综复杂,全靠忽必烈的铁腕政策将其组合在一起,形成庞大的帝国,在北方和东北地区,元朝还承认门g古诸王的权利,中原各地的贵族食邑也可以照样世袭。门g古原来的斡耳朵制、怯薛制和达鲁huā赤制在一定程度上被保留下来,只是形式和内容发生了一些变化。这样在元朝广袤的统治区域内就出现了诸王、封国和行省各种势力并立的局面。各种不同的政治制度的并立,它反映了忽必烈不得不服从中原地区的社会现实,也反映了他对门g古贵族的妥协。

刘淮攻取大都的意义,更多的在于忽必烈身上,只要这个一代雄主倒下,他坚信庞大的元帝国顷刻之间就会崩塌。

就在刘淮麾军前进的时候,元廷的朝堂之上还在争论不休。

姚枢此时陷入深思,隐藏在黑暗之中的不名军队,怯薛卫没有给元帝国带来太多的信息,只能根据一些蛛丝马迹对大局进行一些推断,这是任何谋士和智囊都相当忌讳的事情,没有准确的情报支持,不足以作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判断。

“姚爱卿?”忽必烈见姚枢沉默不语,再次催促。

“陛下,大都城中军力如何?”姚枢反问道。

忽必烈看向平章军事耶律铸,他只知道大都兵马不足三万,具体多少并不是贵为天子的他所需要cào心的事情。

“大都城中怯薛卫12000余,步卒15000余,总计27000人马。”平章军事耶律铸回答。

“敌军兵力如何?”姚枢再问忽必烈。

“依怯薛卫禀报,骑三万,步十万,兵马数量只多不少!”忽必烈回答。\\首发\\

“大都能否挡之?能挡多久?”姚枢回头问向耶律铸。

耶律铸沉默了,肯定挡不住,但能挡多久他心中也没底,因为敌军数量到底多少,他也没把握。

“陛下!以微寡之众挡不测之师,实为下策啊!”姚枢心中权衡一番,给出结论。

“若不挡,岂不是将大都拱手相让?”忽必烈迟疑了,大都是他统治的象征,耗费无数人力物力,历时8年才初具规模,汇集了元帝国的从各地收刮而来惊人财富,如果就这么拱手相让,他不甘心,也放不下。

姚枢不语,他的结论已经艰难的给出了,如何裁决就是忽必烈的事情了。

“陛下!我门g古勇士,英勇无敌,敌人不过区区十几万兵马而已,如今大都城高墙深,坚守数月不是问题!”知枢密院事月赤察儿进言。中书平章政事忽都答儿,御史大夫yù昔帖木儿等门g古贵族也纷纷出言附议。

天生就是门g古贵族的他们在大都不但屯有大量的财货,还拥有无数的产业和奢华异常的豪宅,这一切他们都不舍得放弃,他们骨子里还流着父辈好战的血液,虽然甚少经历过征战,但是他们此时同样无所畏惧,誓死不退,而且或许其它人不了解,但是作为门g古贵族的他们对怯薛的战斗力了有深刻的了解,他们相信只有要这只精锐在,大都城就固若金汤!

几乎所有的门g古贵族都反对移驾漠北,忽必烈自己的内心也不希望抛弃大都,远遁千里,那样消息传出,就会成为门g古的四大汗国的笑柄。自己那亲爱的堂弟海都更会以此为理由,再次质疑自己当任门g古大汗的权威。毕竟连家都保不住,如何掌控整个帝国!

“速派人马,前往漠北,真定,东平等地召集兵马入京!”忽必烈下令道。

“遵旨!”

漠北此时还驻扎着五千门g古骑兵,再征发一下部落的军力,可以凑起二万门g古骑兵。真定的史家,此时史天泽的儿子史挥为真定路兵马都总管,麾下有兵马十万坐镇中原,山东东平还有刘复亨的七万人马,只要这些军队兵马一到,来犯大都的不明势力就死无葬身之地!

在忽必烈还在踌躇满志的幻想兵马来援的时候,姚枢内心震动异常,他已经推算一番,得出了令人震惊的结论,十几万大军兵临大都城,其中还有三万骑shè,这么大的手笔,姚枢相信南宋拿不出来,单个汉军大阀也没有如此家当,只有南宋或者几个汉军大阀联手才有如此实力!而符合这些条件的汉军大阀屈指可数,姚枢已经隐隐约约的判断出是刘淮在作luàn!

不过这一切只是建立在他推测的基础上,没有任何根据,姚枢此时强行压下内心的震惊,刘淮正是自己当日在朝堂之上大力推荐的,这个献给元庭巨金以求援的汉军将领,没想到是个心怀叵测的枭雄!

此刻,大都东面,十几万大军浩浩dàngdàng的陈兵十里地,战旗如云,遮天敝日。

刘淮策马而出,立于大军阵前,挥鞭直指大都城,道:“此城财货珍宝无数,而兵马不足三万,攻破此城,财货任予之,先登勇士封侯!百人首登者连升五级爵!”

“大将军万岁!”

“大将军万岁!”

“大将军万岁!”

……

刘淮麾下的大军,在远征的途中就已经被告知要反元,日本武士和足轻,甚至连元朝是什么都不知道,他们眼里只有刘淮,至于高丽兵马开始的时候先是惶恐不安,但是在长途跋涉四十几日之后已经麻木了,刘淮安chā的军官都是随刘淮在日本经历过战火的高丽人,在他们的鼓动下,这只军队已经牢牢的掌控在刘淮手里。

麾下的十几万大军,虽然从未见过如此恢弘的大城,但是一听到如此封赏,欢呼雀跃,而且听到城中不过是区区不到三万人,个个兴奋不已。

两种不同语言的山呼万岁,让城上的元军惊异不已。

“高丽话!他们是高丽兵马!高丽人造反了,快去禀报怯薛长!”城门上有个怯薛卫军官当年镇压过高丽叛luàn,听懂了言语。

“把城围起来!”刘淮分遣刘正围北门,金大通围西门,竹崎季长围南门,刘大围东门,王孝忠还是率六千武骑士封锁大都南下的道路。

刘淮下令就地掘土,建起高台,以察起城中动静,此时大批的攻城器械还在源源不断的从直沽运来,没有器械攻击大都等于白白送死。四面包围却又无所事事的大军,刘淮下令挖起坑道、设置拒马,建起长垒,摆出一付长期围困的架势。

城内的元军见十几万大军围城,却不进攻,也不由得送了一口气,此时元军的防御武备也是一塌糊涂,没人会想得到会有十几万大军神奇的出现在大都城下。此时的元军在担心刘淮会攻城,而刘淮也在担心单个城门的方向不足四万兵马,如果元军突围恐怕无法阻挡,遂步步为营的修起工事来。

大明殿内

得知城外的兵马有大部是高丽军马的时候,忽必烈觉得不可思议,什么时候高丽人吃了熊心豹子胆竟然敢反抗大元来,丝毫没有想到洪茶丘远征日本的六万人马身上,反而怀疑起高丽大将金方庆来。

“这个金方庆!不是亲自造反,就是过于无能,竟然让高丽大luàn!”忽必烈愤怒的骂道。

“陛下,高丽历来悖弱,防御有余进攻不足,十几万大军瞒天过海奇袭大都,这么大的手笔,恐怕这不是高丽一国所能办到了。”姚枢犹豫了半天,终于对忽必烈出心中的猜测。

原因无它,姚枢虽然没有身居高位,位极人臣,但是他的计策忽必烈也基本上言听计从,虽然忽必烈是实用主义者,但是忽必烈能够大力推崇儒家,至使中华的文化能够传承下来,而且忽必烈待他相当不薄,屡加赏赐。

“什么!你是南宋和高丽联合起来?”忽必烈震惊了。

姚枢摇头道:“陛下,恐怕不是高丽和南宋联合,而是有人要造反和南宋联合起来才有势力奇袭大都。”

“是谁?”忽必烈惊异万分。

“陛下恕罪,恐怕正是当初臣推荐的怀远大将军刘淮要造反了!”姚枢跪伏在地上。

忽必烈大惊失sè,当初他下旨擢刘淮为怀远大将军,上柱国,加行军万户,升日本经略使,让他节制高丽兵马,还让高丽军民总管洪茶丘统兵六万、大战舰1200艘增援日本,同时派出太子真金为监军随行。如今恐怕这六万兵马已经尽入刘淮之手,还白白搭上了太子真金,忽必烈只觉热血上涌,呼吸不畅,瞬间失去了意识。

“陛下!陛下!太医,快传太医!”姚枢见忽必烈昏倒,顿时惊慌失措手忙脚luàn。

PS:举步维艰的写作,你的支持就是我更新的动力!帮忙击加入书架,加上推荐即可!谢谢!请记住的网址,如果您喜欢可安天下写的《征服者之占据东瀛当反贼》

征服者之占据东瀛当反贼》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仙侠小说,笔趣阁转载收集征服者之占据东瀛当反贼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