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生活 > 非常仕途 > 45、 衙斋卧听萧萧竹

45、 衙斋卧听萧萧竹

杨洋今天跟任杰下村跑了一天,很少说话,一则因为任书记刚来,自己还不是很熟悉,二则一路上有王镇长与任书记两位领导说说笑笑,也挺热闹了,三则自己作为党政办主任,主要的职责就是默默无闻的做好工作,这时听见任杰书记主动问自己,杨洋就把身子往前靠了靠,回答说:

“我这两天又把各村的情况熟悉了一下,了解一点。张家贵55岁,是个老党员,以前在政府的治安大队干过,也当过政府的协税员,但时间都很短。后来政府安排他回盘龙村当了村支书。”

说到这,杨洋看了看前排任杰的反应。

前排没有什么反应,静静的听着。

杨洋继续介绍道:

“汪成鑫呢,4点。年轻的时候,成绩好,那年高中毕业考起了省城的一所大学,但家里穷,交不起学费,没有读成,结了婚后,带起妻子到沿海一代打了几年工,后来因为要生小孩,就回来了。这个人踏实,肯干,还是有点头脑,也有群众基础,前年选成了村主任。”

说完后,呵呵一笑,补充道:

“很多都是我听政府的老领导说的。”

任杰问道:“政府怎么会是派张加贵回去当支部书记?而不是他们村上自己选的呢?”

杨洋想了想,说道:

“往些年,村上的工作难度大,而且上面又不发工资,都是乡镇上发。乡镇除了在老百姓那里收的双提款,没有钱,所以许多人都不愿意当村组干部。”

“哦。”任杰点点头,又问道:

“那今天在村上说起余大爷的事情,张加贵很不高兴,汪成鑫好像有话,但不好说似的,到底是怎么回事?”任杰说着说着,就有些气愤了,语调也变得激动起来。

王玲和杨洋也说当时感觉奇怪,但是不知道具体是为了什么。

任杰当场就有些急了,说道:“杨洋,你把汪成鑫的电话告诉我!”

杨洋从手机上翻出汪成鑫的电话,拨通后,把手机递给任杰。

“喂,杨主任,你好。”汪成鑫以为是杨洋,在电话里说道。

“喂,汪主任,我任杰。”

“哦,任书记啊,你好你好。请问有啥子事情?”

任杰稳定了一下刚才激动的情绪,说道:“汪主任,我想问你一件事情。”

“任书记,你请说。”

“我今天上午在你们村上的时候,问你们村的余大爷的事情,你们怎么都支支吾吾的?他到底是怎么回事?”

电话里,汪成鑫嘿嘿一笑,道:“任书记,我知道你当时在问我们余大爷的事情。余大爷家里的情况我也了解,他也找过我们村上,当时我也说要考虑他们家具体情况,在一些政策上要照顾,但是张加贵书记让村上不要管,所以我也不好说。”

任杰问道:“张书记为什么不要村上管?”

汪成鑫叹了一声,说道:“主要是因为余大爷和张书记家有些仇恨。”

任杰吃惊道:“有仇恨?”哈哈一笑,开玩笑似的道:“不可能吧?难道还有江湖恩怨?呵呵呵。”

汪成鑫也嘿嘿一笑,道:“倒不是啥子江湖恩怨,但是也是因为余大爷超生的这个娃的事情引起的。”

任杰道:“汪主任,你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的告诉我。”

汪成鑫说道:“余大爷原来有一个儿子,十多岁的时候,他又生了一个,就是你们今天看见的这个。按照政策属于超生,就要罚款。你可能不知道,按照政策罚款是很重的,好几万,农村哪里拿得出来。张书记当时在镇上治安大队,主要负责我们村。他就带人把余大爷家的粮食撮了,圈里的猪拉去卖了,把余大爷家弄得还是很惨,也就此结下了恩怨。过了两年,余大爷的老婆也生病死了。十多年前,他的大儿子结婚后第二年,因为交不起双提款和农业税,张加贵那时已经回村上当书记了,他又带起镇村干部去余大爷的大儿子家把粮食撮了,家里的猪也拉去卖了,最后可能是他老婆把他骂了几句,他想不通,当天晚上就喝农药死了。最近这几年,余大爷就经常去找张加贵,要求村上退回当年的超生罚款。你想,罚款都是交了上级,村上怎么拿得出来?所以两家人从此就结下了几十年的恩怨。”

听了汪成鑫的介绍,任杰点了点头,出了口长气,心想,与余大爷说的基本一致。但是心中的许多疑虑却没有解开,于是说道:

“但是我有几个问题有些搞不明白,想请你给解释一下。”

汪成鑫道:“任书记,你说。我把我知道的都说给你。”

任杰道了声“好”,问道:“双提款是什么意思?农业税和双提款收的有那么高吗?把人都逼死了?”

汪成鑫哀叹了一声,道:

“任书记呢,你可能不知道,那些年农民真还是苦。虽然说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了包产到户,有了一口饭吃。但是上交给国家和集体的就太多了。尤其是给乡镇和村组这两级的钱,那是相当重的。”

任杰疑惑的道:

“乡镇和村都要在农民的头上拿?那这些钱拿来搞了啥了?”

汪成鑫苦笑道:

“那是啊。乡镇上干部的工资,村组干部的工作这些都是用从农民身上收的双提款养活的。”

任杰吃惊的插话道:

“乡镇、村组干部的工资国家不是给了的吗?怎么还会让农民出?”

汪成鑫道:

“你说的这是现在,过去乡镇干部的工资国家只给了一小部分,村组干部的工资国家根本就不管,国家只是给了从农民身上收取双提款的政策。”

任杰想了想,问道:

“那也不可能收的那么多吧?你想,以我们白云镇为例,假如按照1.5万人,每个人每年交500元,就是700多万元,就是乡镇和村组干部的工资,一年也用不到那么多呀?”

这时汪成鑫倒轻松的笑了起来,道:

“任书记,从农民那收取的双提款不仅仅用于乡镇、村组干部的工资,还要用于农村的农业基本建设,比如村组修的道路、水利灌溉设施等等。”

任杰听了,惊叫道:

“妈呀,这么多?”

汪成鑫笑道:

“这还不算什么。这些钱还包括乡镇、村组接待上级领导的各种招待费,都是在这里面出的。所以,有时候比你说的500元高多了。还不包括农民对集体的投工投劳。”

听到这,任杰就只有“呵呵呵”的笑了。他自己都感到这笑声是那么的诡异,犹如在这黑夜里的一抹荒唐。

过了一会儿,他才缓过气来,自言自语道:

“是说乡镇、村组干部出手那么重,不留情面,原来这是触碰了他们的奶酪了,不然他们也没饭吃!”

然后又问道:

“那怎么今天余大爷说张加贵贪污呢?”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才缓缓说道:

“这个情况我倒不是很清楚,但是我估计是余大爷认为过去把他家里的粮食和家禽卖了,是张加贵一个人拿去私吞了。所以总说是他贪污了。”

今天搁在心里的一切疑团都渐渐解开了,清晰了起来,好像轻松了起来。但是这样的心情并没有持续多久,任杰的心却更加沉重了,与这初夏明亮的幕色不相匹配,是沉沉的,还夹杂着一股冷意。

“余大爷!”他嘴里轻轻地念叨着。然后不由得又轻叹了一声。他不知道,这一声轻叹是对余大爷的遭遇更多了一份同情,仰或是其他。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他感觉心情很压抑,很伤感!看着已经挂在半空的一轮明月,起伏如墨的远山,他突然想起了清朝著名画家、诗人郑板桥的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未完待续)

非常仕途》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都市小说,笔趣阁转载收集非常仕途最新章节。